这场朝会的核心目标便是筹措资金,如今资金有了着落,赚钱的方法也找到了。
那么,朝会自然可以结束了。
就在亡国准备起身离开之际,范复粹突然站了出来。
“陛下,臣有奏疏需宣读。”
亡国有些惊讶,这年头居然有人在大朝会上宣读奏疏。
“宣吧。”对方毕竟是内阁首辅,这点面子还是得给的。
范复粹上前,缓缓展开奏疏,用沉稳的语调说道:“陛下,太子朱慈烺屡次违背圣意,两次公然顶撞,其麾下将领亦多次违抗命令。太子毫无悔过之心,反而愈发嚣张,凭借天雄军横行霸道,臣恳请陛下收回太子的兵权!”
原本愁眉苦脸的大臣们此刻却精神焕发。
范复粹当众对太子发难了吗?
他能成功吗?
亡国同样面无表情地看着范复粹。
朱慈烺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,偏过头去,对范复粹视若无睹。
此情此景,让本就忐忑的范复粹内心更加不安。
——
朝廷之上一片寂静,许久后亡国方开口道:“太子之事,功过相抵,此事暂且搁置,退朝。”
这件事就这样被轻巧地带过。
范复粹满心疑惑。
这不符合他的认知。
在范复粹的记忆中,亡国是一个极难取悦之人。
不论是朝臣还是普通官员,都曾因小事被他责罚。
像当初的孙传庭,便是因此而失势。
范复粹原以为太子也会步孙传庭的后尘,可如今看来,亡国并未深究此事。
一时间,范复粹心中百感交集,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“臣遵旨。”他躬身退下。
大朝会就此结束。
朱慈烺率先离开太和殿。
刚出殿门,曹彰便追了上来。
曹彰虽无资格入内,却始终在外守候。
见朱慈烺出来,他立刻迎上去问:“殿下,可有不适?”
此刻局势紧张,曹彰早已料到今日大朝会恐生波澜。
朱慈烺摸了摸他的头,笑着说道:“走,回东宫。”
不久,一道圣旨颁布下来。
商税由太子朱慈烺主持,周延儒辅佐,户部尚书刘传启负责具体事务。
此消息传出,朝野震动。
震动的,多是那些位高权重者。
商税虽与百姓关系不大,但对活跃于大明各地的商人而言,却是不小的打击。
这些商人在各地设有商行,有的甚至远至域外。
海禁解除后,大明与外界交流频繁,商人们从中获利颇丰。
而这些商行背后,站着的是权倾一时的家族或权贵。
比如某些士家亲王,又或是现任首辅。
依据大明律例,他们理应缴纳赋税。
然而,由于与户部尚书关系密切,他们总能找到办法,将这些税负降低,甚至完全免除。
如今,朱慈烺旧事重提,过去那些偷漏税的行为,必然会被彻查。
当下大明国库空虚,粮食短缺,流民四散。
若他们的行为被揭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
率先处理此事的是范复粹。
他经营着一家商行,涉足各行各业。例如,大明最大的酒楼便是他的产业。
齐明楼,是大明数一数二的高楼。
足足五层高,每到夜晚,无宵禁时分,这里总是灯火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