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这个时候,周延儒站了出来,面向亡国说道:“陛下,微臣愿捐出一千两银子,略表心意,以助灾民。”
果然,此言一出,所有官员都愤怒地盯着周延儒。
他开了个头,就意味着其他人也得跟着出钱。
好在数目不大,只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行。
朱慈烺看着周延儒,周延儒也望向太子。
周延儒觉得自己可能引起了太子的注意,但他不清楚朱慈烺此刻心中所想,否则恐怕早已羞愧而死。
“才捐一千两?真是糊弄人啊。”
朱慈烺虽心里腹诽,却依旧沉默不语,只是静静地等着。
在周延儒的带领下,其他人也开始参与所谓的捐款活动。
周延儒身为内阁成员,位列三公,是一品亡国。
他捐了一千两,那么其他人自然不能超出这个数额。
同属内阁的张四知和范复粹也只能硬着头皮捐出一千两。
随着官职等级逐渐降低,捐款金额也越来越少。
户部侍郎仅捐了五百两。
几十名大小官员合计下来,总共募集到了八千两银子。
如果朱慈烺的记忆没错,在开封时,随便一位府尹就能筹到十几万两银子。
作为最繁华的京城,若说这些官员手里没有积蓄,他是绝对不信的。
这些人必定还有余财。
不过,他们有钱也不敢拿出来。
否则要是超出正常俸禄范围,捐得多岂不是自曝其短?
更何况,这些人爱财如命,即便给了他们机会,他们也不会拿出太多。
亡国对此颇为满意,因为这次所谓的捐款仪式让他看清了大臣的态度。
但是,八千两再加上户部现有的资金,远远不够。
受灾群众有数万人,而且还不知道后面是否会继续增加。
“诸位真的就拿不出更多了吗?户部真的就只有这么一点钱?”亡国开口询问。
这句话吓得户部尚书连忙跪倒在地:“陛下明察,户部确实再无余钱。”
“可这点钱还不够,诸位可有其他办法?”
众人面面相觑,气氛沉寂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。在此之前,各种提议早已被抛出,却无人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。此刻,亡国的目光缓缓落在朱慈烺身上。
“慈烺,你有何妙计?”
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,眸中重新闪过一丝清明。
“我选二!”
此言一出,亡国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,恨不得抬手敲打这孩子。眼下他们正为灾民安置绞尽脑汁,这小子却心不在焉。
“无妨,父皇。缺钱不是问题,只需提高商税即可。”
寥寥数语,却让在场诸人齐齐屏息。
“殿下此举万万不可!”
【系统提示:请选择以下行动之一】
【方案一:建言献策平息灾情,获皇帝认可,奖励掌握高中数学知识】
【方案二:肃清官场亡国,奖励改良版高产小麦种子】
【方案三:保持沉默,奖励沉默是金荣誉】
正如朱慈烺所料,前一项任务已圆满达成,如今新的任务悄然降临。
这一次的奖励格外诱人。
首先提及的竟然是高中数学。古语云: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”可惜朱慈烺上辈子并未学精这些科目,否则凭借它们,或许能让大明提前迈入工业亡国的大门。
这项奖励大概意在为大明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此外,有了高中数学,也可借此机会打破儒家独大的局面,向世人证明世间学问并非仅限于此。
尽管朱慈烺对高中数学的具体内容记忆模糊,但大明不乏优秀的数学家,将此传授给他们便是。
正当朱慈烺几乎动心之时,第二项奖励映入眼帘——改良版高产小麦种子。
大明最急需什么?
粮食!
原本大明还有一种神奇作物——番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