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日陛下似乎心情颇佳?”
“确有喜事。”
“可是找到了媺娖?”
周皇后的眼眸终于泛起光彩。
见状,亡国满意地笑了。
“找到了,那孩子很是聪慧,从京城一路寻至太原府,再到庆阳府,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竟办到了,真是倔强,与她兄长如出一辙。”
“与陛下亦十分相似。”周皇后望着亡国,浅笑盈盈。
“皇后,先用膳吧。”这实则是亡国此来的初衷,周皇后已有数日未曾好好进食。
就在此刻,曹正淳轻手轻脚地走入室内,立于亡国身旁。
周皇后见状,笑道:“陛下若有要事,臣妾可自行用餐。”
话毕,她便主动离去。
原想借此机会缓和关系的亡国瞥见曹正淳,语气带了几分恼意:“何事?若非紧要之事,你自行领二十鞭便是!”
——
曹正淳靠近亡国低声道:“长平公主似对一名灾民生情,那灾民战死,公主执意携其遗物回太原府,不愿返京。”
“荒谬!她有何等身份,那灾民又如何定位?断不可!速速将那丫头押回。”
亡国勃然大怒。
此类行为在古代实属大忌。
尤其关乎皇家尊严,身为公主,朱媺娖代表的正是皇家脸面,如今竟欲携一介平民归乡?
皇家威仪何存?
此乃亡国决不允许且震怒之事件。
曹正淳急切道:“臣即刻颁旨,遣人前往。”
“着锦衣卫即刻行动!若公主违命,直接将其带回。绝不能令皇家蒙羞!”亡国言辞坚决。
“臣明白,这就前往。”曹正淳话音刚落,身影已从亡国身边隐去。
朱慈烺越想越怒,身为太子便屡屡令人生厌,这本就难以容忍。更令人恼火的是,一向乖巧的女儿朱媺娖也来添乱。待她回来,定要好好管教,免得和那不成器的兄长一样胡闹。
曹正淳匆匆找到锦衣卫副统领司马图,交托任务。司马图虽非正职统领,但因负责皇宫守卫者无法分身,他成了最佳人选。
司马图听闻此行是迎接公主,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,并立誓必当完成使命。随即,他跨上马背,疾驰而去。
……
天气渐暖,陕西清晨略显寒意。夏日将近,朱慈烺达成了目标——在酷暑降临前平定叛乱。
夏季作战极其艰难,头盔铠甲尚未穿戴齐整,人却已被热浪击垮。况且朱慈烺御驾亲征,他的甲胄丝毫不逊于将士,甚至更为沉重。即便他如今力能扛鼎,亦无法终日奔波于烈日之下。
为保全部属与自身安危,朱慈烺曾言,此战须于盛夏之前结束。而今看来,他不但实现初衷,更超预期达成。
李自成与张献忠被囚一处,昔日威震一方的英雄此刻狼狈不堪,高声呼喊:“莫要羞辱吾等。”
“放心,你们命定难逃,只是时候未到。”朱慈烺说道。无论出于何因,这二人皆难逃一死。
西安府距庆阳府并不遥远,数日后,大军抵达明朝另一古都西安府。朱慈烺望向城池,不禁赞叹:“难怪诸多王朝选择此处建都,果然壮观。”
这也解释了为何张献忠与李自成率十余万大军仍未能攻克西安府。西安府规模宏大,叛军只能将其围困,断其粮草,以消耗战法攻打。即便如此,依旧未能得手。
这期间,朱慈烺竟意外拿下了庆阳府。
张献忠若想稳固后方,必先夺取庆阳府以保障粮草。
然而如今,庆阳府不仅未取,反被击退。
“你去传令,叫左良玉开门。”朱慈烺对贺人龙说道。
“遵命,殿下。”
随即,贺人龙向前几步,高声喊道:“大明太子驾到,还不速速开门!”
待天雄军列阵于城下之时,西安城内人心惶惶。
因为太子真的来了。
开还是不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