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发现有人亡国而不加以严惩,难以平息民怨。
就在王励民稍作沉思时,又有急报传来。
“陛下,楚王召集五万大军,意欲谋反!”
听到此话,亡国不由叹息。
他明白,自己推行商税之时,这些藩王必然不会善罢甘休。
毕竟,这些商税关乎他们的根本利益。
楚王朱华奎盘踞武昌一带,那里自古繁华。
多年来聚敛的财富无人知晓。
再加上他生性聪敏,开设商行,甚至将大明的商贸扩展至海外,积累起巨额资产。
按常规进程,张献忠攻入武昌时,楚王应已被杀。
然而现在张献忠已死,这个一向低调的楚王反而开始反叛。
这一商税政策,果然引出了第一个反贼。
“父皇,此事交给张琦朝处理即可。”朱慈烺直接举荐张琦朝。
“好,此事便由你定夺。”
还未等亡国稍作喘息,又有消息传来,建虏的动向愈发频繁。
听闻此讯,亡国眉头深锁。
于是,亡国与众臣商议应对建虏之策。
然而众臣商议许久,却无果而终。
亡国再次转向朱慈烺,询问道:“朱慈烺,你有何见解?”
“屯兵、屯粮、屯钱。”
仅仅六个字,令满朝文武皆静。
“父皇,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第一个问题,一个户部侍郎就能亡国数万两银子,是否意味着其他官员也有类似问题?”
这一次,朱慈烺决心揭开那层遮羞布。
他不能再拖延时间,眼看着夏日已至。
离皇太极攻打京城的日子愈发临近,若在敌军到来前未能清理朝堂,届时若有官员与他唱反调,那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“太子殿下,这话从何说起?我大明官员皆清廉无比,即便偶有违例者,也不过寥寥数人,太子怎能把整座朝廷的所有官员一概而论至户部侍郎的层面呢?”
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,面对朱慈烺。
朱慈烺本以为站出来的会是范复粹,但当他转头看见竟是张四知时,略感意外。不过,这人与范复粹同流合污,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父皇,我和周大人核查户部账目时,发现无论是赋税还是钱粮储备,都存在重大问题。我认为此事远非户部侍郎一人所能为,其中必定还有更多人参与其中!”
朱慈烺当众直言不讳。
若是在寻常官场,即便有人遇到此类情况,也会私下向某人汇报。调查时也定会十分谨慎。
然而朱慈烺不然,他依旧相信那句老话:
只要实力足够强大,便能战胜一切邪亡国。
今日早朝上,他便是前来索权的。
在确认账目存在问题后,朱慈烺立即展开了清算行动。
亡国在高处沉思良久,仍无法理解为何自己的儿子竟如此莽撞。
他难道就不担心有人针对他吗?
然而,此刻满朝文武都在注视着此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