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慈烺转身离开,准备返回皇宫。刚到城门,司马图便匆匆赶来,告知皇帝召见。朱慈烺随他来到乾清宫,发现宫内只有皇帝一人,连曹正淳也不在。
“父皇找我有何要事?”朱慈烺坦然自若,即便之前与皇帝有过争执,他此刻并无芥蒂。
“看你今日似乎心情不错?”皇帝一边批阅奏章一边问道。
“并没有,心中甚是沉重。”
“不见得……今日国子监之事,为何不敬师长?”
皇帝有意轻描淡写,但躲闪的动作却透露出内心的在意。
朱慈烺对此心知肚明,依旧表现得毫不在意。“我只是复述昨日向父皇请教的问题,博士答不出,当场吐血。”
皇帝见到此状,虽心中恼怒,却强压下来。
“那么,你可有解决之法?”皇帝知道朱慈烺所问的问题令他困扰至今。
如今大明局势日坏一日,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向京城,无论来自北方、南方还是四面八方。他们在外处可能忍饥挨饿,甚至死去,但到了京城则不然,这里是天子脚下。
天子理应关怀百姓。
盯着眼前的朱慈烺,目光专注。
朱慈烺微微叹息,低声说道:“父皇,您难道不清楚答案吗?”
“朕想听听你的见解。”亡国回答道。
“灾民的问题,不过是天灾导致收成不佳,百姓无粮可食,这才流离失所成为灾民。
这个难题其实很容易解决,收成不好,可我国储粮充足,足供天下人食用。但这些粮食在哪里呢?”
问题直指要害,亡国默默地皱眉沉默。
粮食在哪里?或者说,资源在哪里?
资源大多掌握在宗室和世家手中。看看太原府,没了晋王,周围数城的灾民反而得到了实惠。
亡国经过长时间的思索,终于开口了。
“若将此问题交由你处理,需要多久能解决?”
朱慈烺装作没听见似的,挠了挠耳朵。
“你说什么?”
“少啰嗦,干还是不干?”亡国忍不住有些恼怒。
“干!”朱慈烺笑着回答。
亡国其实早已知晓解决之道,却始终不敢付诸行动。
正因如此,大明才一步步走向衰败,最终被李自成攻破。
假如当时有人劝他,必须对宗室下手,大明或许还能挽救,他会这样做吗?
如今,朱慈烺成了那个劝谏之人,而且亲自做了示范。
尽管两人之间矛盾重重,但亡国并非感情用事之辈,认真考虑了朱慈烺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,眼下唯有如此才能拯救大明。
“明日早朝,准时参加。”亡国说完便挥手示意朱慈烺离开。
自年初至今,除了年前提过一次早朝,此后从未召开过早朝会议。
明日将是今年的第二次早朝会议。
朱慈烺施礼后,离开乾清宫。
。。。
当朱慈烺醒来时,天还未亮。
这次没有披着厚重的虎皮大氅,衣着也简便了许多。
曹彰仍在一旁帮忙穿衣。
朱慈烺静静地坐着等待,不知不觉竟睡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