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本不想这么早回去,但有人两度派人来催促,她害怕回去太晚会让某人生气。
岂料朱慈烺却说:“回去?这么早回去做什么?我还有事要办,等办完再说。”
“哦……”
无奈之下,朱媺娖只得听从朱慈烺的安排。
但她也暗自松了口气。
有朱慈烺在身边,她就觉得有了依靠。
即使回去后要面对父皇的怒火,也有皇兄替她撑着。
若不回去,则无需顾虑太多,想读书时读书,想外出时外出。
太原虽不及京城繁华,但在大明也算是首屈一指了。
近来,朱媺娖见识了许多从前未曾见过的新奇事物。
这些新鲜玩意儿让她充满了好奇。
初离皇宫的她,很想在外多看看、多待一阵子。
得知朱慈烺不急着回去,她心中既忐忑又欢喜。
朱慈烺浑然不知妹妹心中的盘算,此刻他的脑海中全是自己的系统空间。
大明已经开始使用煤炭,尤其是在炼铁时对煤炭的需求量极大。
然而,此时的煤炭温度并不算很高。
未来的精密部件难以制造,但若能提升温度,希望便会出现。朱慈烺找到正在冶炼的王二。王二专注于熔铁,未察觉朱慈烺的到来。朱慈烺观察他们所用的煤,虽无明显发现,但他注意到锻造时耗费巨大精力。若温度稍高,铁的延展性增强,加工将更为轻松,甚至能制造更复杂的产品。王二完成工作后见到朱慈烺。
"王二,过来,有些事想与你探讨。"朱慈烺说道。
---
"精炼煤?"
听到朱慈烺提及此词,王二稍感困惑。煤还需精炼?不是直接燃烧即可吗?
"现有煤能达到所需温度吗?"朱慈烺问。
"或许不行,不过可以加入木炭,这样应该够用了。"王二答。
古人亦有其智慧,特别是王二,自幼便是铁匠。成年后因技艺卓越入兵仗局造兵器,后又转至火器局制火器,经验十分丰富。他知道有时煤温不足,但他自有办法——温低则添木炭或辅料提温,短时间即可奏效。况且,至今并无零件需如此高温,对煤的利用也未曾深究。
如今听闻朱慈烺言及煤可进一步精炼,王二心中生疑。若真能大幅升温并精确操控铁质,则火铳工艺定会更加完善。火器局火铳淘汰率颇高,王二技艺高超,成品几近合格;然小工匠中不乏学徒,且火器局人手紧缺,关系到位即可入职。
这些人技术水平不足,刚接触时便会出现淘汰现象。若能掌控火焰温度,将其提升至足够高的程度,淘汰率自然会大幅降低。
王二略显激动地询问朱慈烺:"殿下,不知这精炼煤是如何制得的?"
"你们的煤储存在何处?"
"在新城左侧地下,我带您过去。"
王二引领着朱慈烺离开火器局,朝旁边的一间小木屋走去。
存放煤炭无需太过讲究,即便置于烈日之下亦无妨。不过此物非木炭可比,木炭能反复燃烧多次。
而这一类燃料仅可用一次,便化为灰烬。
火器局旁最不缺的就是火源,稍有不慎引发火灾,损失将极为惨重。
无论哪个时代,煤炭都被视为珍贵资源。
太原府前扩建而成的新城,由孙鹏命名为新城,即太原新城。
存放煤炭之处与火器局相隔甚远,这类资源远离火源之地更为适宜。
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,朱慈烺望见不远处的小木屋。
推开门后,可见一个宽敞的甬道入口。
沿着台阶缓缓下行,便可看到内部堆满了乌黑发亮的煤炭。
"我们的煤通常存放于此。"王二说道。
朱慈烺点头示意身旁之人搬运几块上来。
没多久,几块比头颅还要大的煤块便摆放在朱慈烺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