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,张献忠高声质问:“朱慈烺,你为何不守规矩,将我拘于此小城?要杀便杀,何必羞辱于我!”
“嚷了这么久,你不觉得嗓子疼吗?”朱慈烺不悦道。
张献忠毫不顾忌,追问:“你究竟意欲何为?”
“看看此女,是否认识?”朱慈烺指向妇人。
张献忠一怔,凝视妇人,目光骤然凝滞,继而说道:“此人是谁?我不识得。”
朱慈烺转向那妇人问道:"那么你呢,与他相识?"
妇人脸现愤慨,伸手指着张献忠,怒目切齿地说:"正是他,就是他!殿下,为我亡国,此人杀了我家满门,连我那三岁的稚子也不放过,就是他!"
"你确定?"
"我肯定,即便是他化作尘埃,我也绝不会忘却!"妇人情绪激动,仿佛恨不得扑过去撕咬张献忠。
张献忠却冷笑道:"我不识得这位妇人,实在不知她所言何意,朱慈烺,你若要取我性命,又何必如此羞辱于我?"
朱慈烺沉默不语,待片刻沉思后说道:"派人再去寻几位证人,确认是否真是张献忠所为,孙晨,你前去查探。"
此刻,对榆林卫情况最为熟悉的非孙晨莫属,派他去再合适不过。
孙晨点头离开县衙。
张献忠疑惑地问:"朱慈烺,你究竟意欲何为?"
"我曾许诺,凡未欺压百姓者,均可免罪,并可在大明境内分得田产、钱粮,平安终老。然而,若有欺压百姓之人,即便不曾伤我天雄军一兵一卒,亦难逃一死,张献忠,我只关心你是否欺压过百姓!"
朱慈烺字字铿锵地说。
——
不久,孙晨便找来当日幸存的几名百姓。
他们清晰记得张献忠带领叛匪侵入榆林卫时的种种亡国。
更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张献忠这个首领。
因此,当这些百姓见到张献忠时,一致认定就是他所为。
张献忠听罢百姓的控诉,轻蔑地说:"一群无知之徒,不过是一群蝼蚁,竟在此吠叫。"
百姓们闻言纷纷退后,张献忠的气息太强,他们不敢靠近。
朱慈烺一边倾听,一边查看自己的系统。
结果如何,很快就能知晓。
"行了,动手吧。"朱慈烺连多余的话都不愿再说。
"朱慈烺,你胆敢如此!我张献忠也算是个英雄人物,你不可这般草率处置我。"张献忠依然不服。
然而戚大并未犹豫,提起刀便斩下。
就在张献忠头颅落地之际,朱慈烺脑海中的选择系统也有所反应。
消息传来,朱慈烺终于完成了任务,以铁血手段处置了罪魁祸首张献忠,得到了精炼煤制作之法的奖励。
果然,幕后亡国是张献忠无疑。
李自成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,当他看见张献忠人头落地时,不由轻叹一声。
“叹什么气,李自成,你的日子也不多了。”朱慈烺冷笑。
“我行事光明磊落,无愧于心。”
“但愿如此。”
世上没有绝对的秘密,做过的事总会留下痕迹。
朱慈烺将调查的任务交给了孙晨,并非局限于榆林卫。
从李自成最初的一次作恶起,直至今日,他有没有一次善待百姓?
那些追随李自成的叛军比他自己更清楚他的劣迹。
朱慈烺望着脑海中精炼煤的制法,深知大明即将迎来崭新时代。
“王二去了哪里?”
“回太原府了吧?”有人回答。
“明天立即动身,去太原府找王二。”朱慈烺果断下令。
“那李自成呢?”孙晨疑惑问。
“先押解到京城,毕竟要给皇上交代。你继续查他的事,整理成文后给我就行。”
说完,朱慈烺离开县衙。
……
朱慈烺一贯行事干脆利落,说走就走。
榆林卫到太原府不算太远,急行军的话一周内就能到达。
然而此刻在皇城中的亡国,脸色却愈加阴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