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献策眼珠子急转,大脑飞的运转着,只一会,轻拍一下桌子。
宋献策道:「要是大顺军已经截断运河,他还能逃往南京吗?」
李自成严肃道:「如果崇祯决计南逃,他可以绕道胶东南下,也可以从天津乘海船南下。如果崇祯逃到南京,那麽他既有江南财富,又有长江天险,以後的战事就打不完了。」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大顺军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後,又攻取了忻州,进而急攻代州,想一举攻破代州。
去年,五千名原来在潼关被打散又不愿意投降的秦军将士,见山西总兵官周遇吉的精忠报国之志,十分感动,便又陆续聚于周遇吉麾下。周遇吉得到秦军的补充,又招募乡勇,拥兵三万余,十分欣喜,祭拜督师孙传庭後,誓师报效国家,剿灭闯贼、誓死不渝、马革裹屍,在所不辞。
雁门关脚下,军事要镇,代州。
李自成的这路大顺军,又吸收一些明朝降军以後,兵力以达二十多万,兵临代州城下。只见城上看不见一兵一卒,城门大开,李自成哈哈一笑,以为周遇吉早已吓破胆,放弃此城逃跑了。便令五万先锋步军大摇大摆的开进城里,但是在大顺军到达火炮射程范围之内时,城上兵卒旗帜蜂起,炮口伸出、弓箭林立,城门立刻关闭了起来。
百门火炮齐响,炮声一声接一声的轰鸣,炮弹射向大顺军。接着又万箭齐,大顺军先是被吓了一跳,然後立刻被火炮炸的屍横遍野、血染大地,再被弓箭射得东倒西歪,猝不及防、狼狈慌乱地就被消灭两千余人。大顺军最前排原来还兴高采烈的先锋步军一排一排的倒下,後面的步军大乱,李自成急令大顺军撤退到火炮射击范围以外。
李自成大怒,派出十万大军分成三批,一批三万三万兵力,轮流强攻死打代州。
周遇吉凭城固守,与李自成连战十余日,杀敌一万多人,积屍几乎与城墙平起。大顺兵英勇地不断踩着积屍上面强攻代州,均被周遇吉指挥大明军杀退,在周遇吉的指挥坐阵下,明军的士气高昂,竟比大顺军斗志更强硬。
最後因兵少食尽,援兵不至,周遇吉眼看代州守不住了,遗憾退守甯武关。领走前,把带不走的火炮和军用物质尽皆破坏,不留一点一滴给大顺军。
被周遇吉从容退到甯武关,李自成大怒,誓要杀死周遇吉。大顺军随後紧逼甯武关,向关内出通牒,五日不投降,便屠尽一城。
周遇吉悉力拒守,怒斥闯贼,李自成大怒,动大军不惜一切代价死攻甯武关。
甯武关位於山西中部,传说由凤凰所变,故有「凤凰城」之称。甯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,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,与偏关、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,战略地位极为重要。
甯武关东西两侧是吕梁山脉,两山夹侧形成一个异常险要的陉口,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,明军倚仗坚固的工事及甯武关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固守。
甯武关,北风呼啸。
周遇吉站在关上,瞧着关下不远处阵列着的二十多万大顺军,忧心仲仲又斗志昂扬。一身布面甲上,伤痕处处、鲜血涂染,铁盔上的盔缨迎风飘扬。
充满血丝的双眼射出无比的视死如归、壮志豪情,充满青筋的大手紧紧的握住大刀,刀嘴上已经砍缺了几个口子。
又一阵北风大力的刮来,把周遇吉背後的染血披风鼓仰在空中。将士们不觉得冷,反而感觉热血沸腾,因为这正是生命最精彩的时刻啊!
周遇吉吼道:「甯武关,易守难攻,吾等三万人可当九万使用,将士们一起同仇敌忾,随我精忠报国、誓杀逆贼,杀…杀…杀…」
将士们大喊:「跟随总管兵,精忠报国,誓杀逆贼!跟随总管兵,精忠报国,誓杀逆贼!」
大顺军前,千炮齐轰,无数颗炮弹疾射出去,划过天空,在甯武关的厚重的墙壁爆炸。
但是甯武关高耸壮阔,两头又是山石推挤,无比坚固。而大顺军的火炮又是从下往上打,丢失许多力道,所以对甯武关的损伤很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