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云英虽然更适合秋季种植,不过夏芜老家天气暖和,这时候种紫云英,四五月份也能开花,刚好给蜜蜂提供蜜源。
经过大半年的扩张,夏芜买的两箱土蜂蜂群不断扩大,又到了能分箱的时候。
有上次分箱的经验,夏芜自己做了新蜂箱,按照上次朴爷教的步骤,顺利分出第三箱蜂出来。
山上花蜜充足,蜜蜂们辛勤采蜜,都便宜了夏芜。
她家里存的还有去年冬天采回来的草莓蜜,有枇杷蜜,还有春天刚采的各种果花蜜。
果花蜜成分复杂,有杏花桃花梨花枣花,味道也是很好的。
光是这些蜂蜜,夏芜都装了足有两大桶,从网上买来蜜罐分装保存,也不怕放坏。蜜的保质期很长,在有些地方,人们甚至会用纯蜜充当防腐剂。
蜂蜜数量有限,夏芜暂时也没打算放网上卖,一来不知道怎么定价,二来又怕不够卖,干脆就留在家里,静待有缘人吧。
要不说杨国峰天天盼着有年轻人回村创业,自从夏芜回来后,杨沟村村民真没少挣钱。
虽然没少干活,可他们给谁干活不是干啊,以前一天干几小时农活,一年下来挣不到两万块钱,其他时间都闲得在村口打牌。
现在好了,隔一段时间夏芜就能给他们找到挣钱的路子。
去年挖冬笋,整山头种树,今年又种菜弄什么蔬菜包,村里人一个比一个有干劲,原本荒下来的地都有人琢磨着要重新开荒种上蔬菜。
甚至还有些人把主意打到那些常年不在家的村民身上,没人在家,地自然荒了,他们这地方又不是什么好地方,也没人来包地种田,村里留守的也没几个能干活的壮劳力,就剩一些老头老太太,辛辛苦苦种一年,说不定还不够医药费的。
每次杨国峰看着村里闲置的地心里都不好受,谁知道这几天在村里走一走,发现好几家没人种的地都有人在除草开荒。
“老六,你这是在干啥呢?”
“哈哈,这不是闲着没事,就找我叔把地给租过来了,趁这几天天气好把地平整平整,撒上菜种,再挣上一笔!”
杨国峰嘴里的老六名叫杨大岚,人送外号杨大懒,这家伙有多懒呢,家里油瓶子倒一年他都不带碰的,地里的杂草长的比稻子还高,他都能心安理得躺在家里破床板上呼呼大睡。
他在族兄弟中排行老六,村里人叫他大懒,杨国峰可不能这样叫,天天叫他老六。
殊不知在网上,老六还不如大懒的含义好听呢。
杨国峰不知道这些,只是欣慰地看着杨大懒,主动下去帮他一起除草,闲聊几句,才知道村里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。
杨大懒爸死的早,妈年纪大还有病,杨大懒这人呢,又没啥出息,三十多岁了还是个叮叮当当的光棍,又不肯出去打工,闲着没事就在家躺着。
村里怕母子二人饿死,就给他评了个低保户,每个月能拿两三百块钱的低保,同时杨大懒还是镇上重点扶贫对象。
扶贫先扶志,杨大懒就没勤快的志向,再怎么扶都是扶不上墙的阿斗,惹得杨国峰不知有多愁。
没想到杨大懒变勤快是有人给他介绍对象,杨国峰一下子警惕起来:“谁给你介绍的,哪的人?人家看上你了?”
他就怕又是前些年别的村弄出什么幺蛾子,坑蒙拐骗一些不知情的女子到村里嫁人,还有人光棍上头,从国外买人回来。
杨大懒没听出他的话外之音,还以为村支书在关心自己呢,挠着头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:“石红娘给我介绍的,说是郝堂村的一个寡妇,年纪比我还大四岁,她还来我家里见过,对我挺满意的。”
杨国峰怎么就不信这鬼话呢,一个年近四十的寡妇,膝下肯定有孩子,咋会看上杨大懒这种没担当的懒人?
他就跟打听敌情的特务一样,一番盘问,总算东拼西凑出来事情的原委。
从杨大懒那离开后,杨国峰又去找给大懒介绍对象的石红娘。
石红娘正在夏芜家门口打包蔬菜呢,一听他问的事情,立马拍手笑着道:“这还是一桩好事呢!”
都知道石红娘只有一个坐牢的儿子,家里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儿媳妇,外加一对孙子孙女,平时全靠她一个人撑着家里生活得重担。
石红娘要强,恨不得扎进钱眼里,只要能挣钱,她啥都干。
平时给夏芜干活挣点,整山头的重体力活她也抢着干,还有种树,开荒……哪都有她的身影。
前段时间夏芜说能在网上卖菜挣钱,石红娘脑子转的快,赶紧回家伺候菜园子,又紧急开了一块地,想再多种些菜。
她把自己逼太紧了,本来年纪就大,连轴转得昏头转向,人晕在菜地里,恰好杨大懒路过,就给她背屋里,还帮她提水浇了菜园子。
那真叫一个难得,就连石红娘都惊讶,杨大懒这么懒的一个人居然会帮她干活。
杨国峰也听得啧啧称奇,谁能想到杨大懒抽的什么风呢。
石红娘这人知恩图报,等醒了就留杨大懒在家吃饭,人也不跟她客气,说吃就吃,吃完了又帮石红娘干活,石红娘心里犯嘀咕,怕杨大懒赖上她,就问杨大懒想要些啥。
杨大懒实诚,说他现在啥都不缺,就缺个媳妇。
石红娘说出这句话,把四周人都给逗笑了,夏芜也笑,杨大懒真是个妙人,明明什么都没有,家徒四壁,到他嘴里就成了什么都不缺。
就杨大懒这条件,别说找媳妇了,买台洗衣机都困难啊,石红娘去哪给他变个媳妇出来。
也就没把这事往心里搁。
谁知道又过了几天,还真有那么一个机会出现。
石红娘的儿媳妇叫月月,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,她有个表姐叫月霞,嫁给一个开大车的男人,给人生了两儿一女,结果去年她男人开车撞到人,两死一伤,他妈知道后气的脑中风,家里赔偿加给她治病,倾家荡产。
月霞成了寡妇,拉扯两儿一女,还要照顾中风不能生活自理的婆婆,一下子姥老了十几岁。
她一个女人,再怎么坚强,也没法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挣钱。
于是就有了再找的打算。
在农村,男人找不到对象很正常,可只要是个女的,找对象就不难,哪怕月霞带着三个拖油瓶,求上门的人也不少。
可月霞有个要求,跟她结婚之后,不仅要帮她养三个孩子,她还得把婆婆给带上。
这哪个傻子愿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