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厢里的气氛压抑极了,因为那家连锁快餐店在春市非常出名,几乎隔一两公里就有一家,因为味道和价格,是很多年轻上班族的人首选。
田晓也是常客之一。
她掏出手机搜索,果然很多新闻都已经报导出来,那家连锁快餐店反复使用老油,临下班时甚至会从泔水桶里捞菜包装给客人做外卖,还有什么把菜放厕所洗,使用过期食材,发芽土豆……
配上记者偷偷拍摄的后厨图,田晓一阵恶心,差点吐出来。
他大爷的,亏她还想着今天中午点外卖呢!
315报导就像是一根导火索,极速点燃车里不安的氛围。
“他玛德,这世界就想逼咱们年轻人去死是吧,福利福利让上一代人吃完,咱们只能当牛做马,还不如真当牛马呢,好歹牛马吃的草是干净的,咱们跟狗一样,吃泔水桶里捞出来的,吃人家脚踩的,带烟头的……”
抱怨引起共鸣,年轻人此起彼伏地发泄愤怒的情绪。
他们在家里也是父母的掌中宝,从小到大吃的用的哪个不是干干净净。
结果走出学校,进入社会,就成了社畜,社畜社畜,连人都不算了。
996,免费加班,长时间通勤,如今再加上外卖安全隐患,真就逼年轻人去死呗?
田晓没有跟着吐槽,车子到公司如今的站台,她麻木地顺着人流下车,看着眼前成片的大楼,来来往往的人让她心跳加快,眼前发黑。
好累,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夜里睡太晚,还是情绪太压抑,田晓真恨不得甩开一切,跑回家去。
不过她没那个胆子。只能闷头进公司,坐在工位,一上午时间被她消磨过去。
午饭时间,有同事问田晓要吃什么,田晓摇头:“我不饿,就先不吃了。”
“哎,你是不是也看到315新闻了,真恶心啊!弄的我也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,要不然以后自己带饭算了!”
田晓僵硬地勾起唇附和笑笑。
其实她很会做饭,而且还很喜欢做饭。
只不过大学毕业后找好工作,就一直在这里上班,附近都是办公楼,地理位置太好,相应的,租房就很贵。
以田晓的工资来说,压根没办法承担在附近租房,无奈,她只能往偏远的城中村找房,每天上班要做四十分钟的公交,来回就要一个多小时。
真要较真,其实也有时间烧饭,只是真的好累。
田晓看起来病恹恹的,同事知趣地找别人吐槽去,田晓给自己点了一杯咖啡,打开手机,戴上耳机,一打开快抖,就是铺天盖地的食品安全报导。
她真的搞不懂,总是费劲力气地报导食品安全,但从不见有人管,好像这类问题只用揭发就行了。
当代网友是最好糊弄的一代人,只有七秒记忆,等这阵子风头一过,该吃还得吃。
不然能怎么办呢?
眼不见心不烦,田晓叉掉快抖,打开微信,被她置顶的群聊显示消息99+,她习惯性地点进去——
“今天的新闻你们都看了吧,黑心!太黑心了!还说咱们是祖国的花朵呢,哪有给花朵浇核废水的啊!”
“看了,幸好我们家都是自家做饭,总比外面吃安全一点。”
“安全?你先看完这几个新闻再说话!”
有人扔出来几条链接,光看标题就足够触目惊心。
泡药水的蔬菜和水果,打激素的家禽家畜……
“看了这些你还敢吃吗?”
“不敢吃还能饿死咋滴,生活在咱们这个时代,唯有看淡一切,阿弥陀佛。”
有人佛了,是不甘心现实,又无力反抗的无奈。
“我反正决定了,以后吃蔬菜就从夏夏这里买有机蔬菜,尽可能不吃外卖了,世界虽然荒诞,可我还想活到22世纪呢。”
“兄台有志气!敢问兄台高龄?”
“女的,37(龇牙笑)”